依托独特生态资源禀赋,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州不断促进养老、医疗、文化、旅居等多业态融合发展,银发产业初具雏形。2024年7月,四川省政府将凉山州确定为银发经济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主要承载地之一。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分行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食品医药、康养旅游、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倾斜。截至目前,全州银行机构已为银发产业相关领域授信14.5亿元,累计发放贷款8.4亿元,支持重点项目16个。
守护“夕阳红”
四川攀西邛海国际老年公寓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老年公寓管理服务、健康咨询服务、护理机构服务、疗养院、养老服务的康养机构,位于凉山州西昌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邛海泸山风景区海门渔村。2016年,老年公寓决定新增康养医院、活动中心、老年超市、营养餐厅等相关配套设施,但由于前期投入资金较大,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建设停滞。
该老年公寓建设项目被西昌市委、市政府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后,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分行迅速牵头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指导西昌金信村镇银行走访对接,于同年为该企业提供4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停滞项目得以重启并按时竣工投入使用。2019年,公寓计划将床位由500张扩容至800张,但扩建成本超预期,西昌金信村镇银行再次给予200万元信贷支持。2022年,随着贷款集中到期,企业面临还款压力,西昌金信村镇银行考察企业实际情况后,主动提出无还本续贷,并将年利率降至4.2%,进一步让利。目前,该老年公寓常住老人达300余人,满足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刚性需求。
赋能“候鸟”古村
2019年,凉山州西昌市政府启动大石板乡村振兴项目,以“特许经营权+村民共建”模式,将这片古村打造成“湿地观光+田园康养”文旅样板。按照项目规划,几百亩湿地将串联起康养民宿群、有机农场与非遗工坊,但启动资金卡住了项目“喉咙”。
为支持大石板村项目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分行指导四川银行凉山分行提出“组合拳”融资方案:采用“保证+抵押+质押”方式活化资产,提供授信1.9亿元,期限14年,支持利用村民回迁房打造康养民宿产业;针对景区内文旅产业主体,提供授信9900万元,进一步释放民宿经济集聚发展效应。目前,大石板古村已建有232家民宿、85家餐厅,成为冬季“候鸟”老人的阳光康养疗养地。
护航药企“腾飞”
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四川省首批标志性产品链主企业(现代中药),致力于中成药、生物医药的研发与产业化生产。2021年,该企业筹备建设“好医生生物原料生产及大品种中成药扩能数字化智能工厂”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亿元,但资金短期缺口较大。
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分行立即组织中行凉山分行、农行凉山分行上门对接,动态评估风险,优化审批流程,量身打造融资方案,通过“银团”方式,为企业提供为期十年的固定资产长期贷款4.2亿元,贷款利率4.65%,与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投产—回收”周期精准匹配。2024年初,银行将企业固定资产贷款利率由固定4.65%降低至“LPR+0BP”,贷款执行利率为3.65%,大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目前,项目已竣工投入生产,进入试运行阶段。
此外,该行将加强产业、财政、金融政策的协同推进,加快梳理重点企业(项目)清单、惠企政策清单、融资对接问题清单,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手册,组织金融机构分批分类做好融资需求摸排对接,持续强化对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信贷投放。(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