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发放首笔“非遗文化贷”

近日凉山州首笔“绿陶非遗文化贷”成功落地,向省级非遗绿釉陶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专项贷款45万元,助其有效摆脱融资困境,为会理绿陶技艺的传承创新与产业化发展注入了金融动力。

为积极响应国家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分行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非遗金融赋能行动”,依托“三访、三问、三送”专项活动,深入会理绿陶工坊一线走访,精准识别非遗传承群体在原材料采购、设备升级、参展推广等方面的融资瓶颈。指导中行会理支行量身打造“绿陶非遗文化贷”,创新以非遗技艺权、传承人声誉和获奖资质为信用支撑,突破传统抵押限制,实现纯信用方式授信。

该行充分发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结合地方财政文化扶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压降利率,切实降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融资成本。该笔贷款执行优惠利率3%,借助“货币政策工具+财政贴息+特色信贷”模式,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现金融资源与文化传承的精准对接。

针对非遗“轻资产、长周期、重技艺”的典型特征,该行引导金融机构跳出传统信贷思维,深入挖掘非遗资产价值,创新推出“绿陶非遗文化贷”专属产品。精准契合非遗项目发展周期,有效满足从原材料储备、工艺研发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资金需求。首笔资金到位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迅速完成原材料采购、展厅装修与设备更新,有力保障凉山州文旅大会参展活动,推动会理绿陶品牌影响力提升与产业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