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紧密围绕总行促消费、扩内需决策部署,强协同、推创新、优服务,促进消费金融服务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4年末,四川省住户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7%,高于全国1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2%,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强化部门协同,提升政策合力
一是加强政策联动。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作为四川省级促消费联席单位,协同发改、商务、文旅等部门实施“消费+”行动,联合印发“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2024消费促进年总体方案”等多个文件,细化落实金融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蜀里安逸”消费场景建设等工作举措。
二是深化财金互动。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会同省财政厅升级财金互动政策4.0版,专项增设消费贷款贴息奖补,对居民购买汽车、家电家具、电子产品以及住房装修等消费场景的贷款给予1.5%的利息补贴。目前,已完成两轮消费贷款贴息,累计兑现财政资金近6000万元,涉及消费贷款超40亿元,惠及2.7万人次,第三轮贴息正在实施中。
三是统筹考核督导。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加强消费信贷工作督导,就住户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强化消费金融领域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等提出目标要求。截至2024年末,全省住户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多家银行推出的消费贷款利率下行至3%以下。
推动金融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聚焦重点消费领域,落实“更新换新”金融新政策。结合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推动金融机构围绕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等重点领域制定配套措施,编发产品汇编,创新推出“焕新消费贷”等定制产品。指导金融机构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截至2024年末全省汽车消费贷款同比增长48.7%。
二是聚焦拓展新型消费,打造体系化金融支持新模式。政策引导上,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突出冰雪经济、会展经济、赛事经济等新兴领域,加强金融与产业政策的有效衔接、协同配合。围绕成都“三城三都”(三城三都: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建设,印发金融支持文创企业发展实施意见。服务模式上,推动金融机构在管理、授信、产品等方面探索专营模式,全省设立文创专营支行、文旅特色支行40余家,推出“会展贷”“商易贷”“彩灯贷”等多款特色信贷产品。融资对接上,利用“天府信用通”综合融资服务平台搭建“市州旅游金融”等特色应用场景,强化银企线上融资对接。
三是聚焦扩大服务消费,用好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工具。数字文创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会同宣传部门创新推出“文创通”政策产品,为相关文创企业贷款提供40%的贴息和60%的担保费补贴支持。体育服务方面,会同体育部门创新推出“体育贷”政策产品,为相关体育企业贷款提供30%的贴息和60%的分险支持。养老服务方面,加大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工具运用,支持省内普惠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老年助餐公司运营等,并给予1%的财政资金激励,带动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50.9%。
优化金融服务,增强消费动力
一是提升消费支付服务便利性。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聚焦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熊猫PAY·蜀易付”支付品牌,推动建成天府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31个支付便利化精品商圈、90个外汇服务重点网点。其中,2024年末全省外卡刷卡交易、境外来川人员结售汇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45%、46.6%。
二是优化消费金融生态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联动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发挥数字人民币精准直达快享的优势,在全省开展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330余场,带动消费金额5.3亿元。依托科技赋能,推动智慧信贷、金融民生互联互通等应用项目落地,助力消费信贷渠道下沉。
三是实施消费金融让利活动。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围绕四川消费促进年行动方案,指导金融机构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消费场景开展支付满减优惠活动。其中,四川银行推出的“安逸熊猫·文旅一卡通”,集合了针对消费者的十大权益、百余项消费活动满减优惠,截至2024年末已有近1100万人次参与,带动消费金额超43亿元。(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