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地处川滇结合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战场。自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责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分行在上级行指导下,始终坚守为民初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库履职,持续优化国库体系、创新服务手段,推动国库资金运行安全高效。40年来,凉山国库年办理地方预算收支金额从1986年的3.63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419.74亿元,增长390.11倍,业务量达428.26万笔,国库服务护航民族地区经济行稳致远。
红色引领铸忠魂,国库初心永传承。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分行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红色基因融入国库管理全过程。党员代表多次赴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等地开展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打造“忠诚履职服务民生”支部品牌。在“经理国库40周年”主题党日宣传活动中,金融机构“党员先锋队”“党员宣讲能手”走进乡镇、社区宣讲国库惠民政策,向群众讲解社保缴纳、储蓄国债等便民服务。辖内金融机构累计转发省分库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国库政策解读和历史故事2000余次,网络答题活动吸引2.1万人次参与。举办国库业务劳动技能竞赛、组织“国库政策大赶集”活动,用彝汉双语开展政策宣讲12场,发放宣传折页1万余份,覆盖群众10万人次。
聚焦县域金融,打通国库服务“最后一公里”。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分行创新构建“中心支库‘一机多库’+派出机构+委托代理银行”管理模式,推动国库服务网络覆盖全州18个国库节点。通过《县域国库服务指南》和流程优化,提升外联单位业务办理体验。以社保缴纳量占比较高的会理市为试点,联合税务、银行机构共建社保缴费服务站14个,将城乡居民社保缴纳平均半径从5公里缩短至1.2公里。大力推动攀西经济区异地电子缴税,2025年1月至9月,全州异地电子缴税8.9万笔、金额12.52亿元。联合辖内金融机构深入乡村、社区、景区开展“国债发行进乡村、进社区、进景点”活动,截至9月末,农村地区国债销售780笔、金额1.08亿元,居全省第二。
强化监管筑防线,守护资金安全底色。在国库资金监管领域,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分行始终把风险防控作为“生命线”。党员干部带头下沉一线,稳妥完成冕宁县代理支库上收人民银行经理工作,确保业务平稳衔接。创新推行代理支库“分管领导坐班一日制”,建立资金风险“专人盯、防线牢”的长效机制。率先建立财政专户开户核查机制,将专户信息纳入国库非现场监管系统,与支付结算部门建立资料移交机制,从源头遏制多头开户风险。40年来,全州国库资金保持“低风险、零案件”纪录,为地方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