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五举措”筑牢防非“安全屏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切实将防范金融风险工作走深走实,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保护广大群众财产安全,近日,四川巴中市财政局通过建机制、强宣传、群众参与等方式筑牢区域防非“防火墙”。

为强化源头防范,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巴中市财政局会同人民银行巴中市分行、巴中金融监管分局联合印发《巴中市非法集资可疑资金监测工作机制》,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金融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对“分散转入集中转出”“周期性等额转出”“投资款、会员费等用途交易”可疑资金进行监测、分析、识别。充分发挥全市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的“站岗放哨”作用。截至6月末,监测发现可疑资金199笔,涉及金额1591.77万元。

巴中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筑牢防非“安全屏障”,该局建立防非联席工作机制,定期组织联席成员单位召开涉金融领域风险专题会议,研判金融领域风险隐患点;会同金融主(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市县镇三级联动开展对辖区内投资理财、财富管理、养老类等企业进行检查。针对排查出的苗头隐患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严厉打击,并及时向广大市民发布风险提示。同时,建立风险信息沟通机制,印发《巴中市金融领域风险防控信息沟通工作机制》,明确成员单位和县区严格落实重大风险案件报告制度和“三同步”舆情处置机制,加强全市金融领域风险防控信息沟通,进一步形成风险防控合力。印发《巴中市非法集资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建立群众举报奖励机制,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有效发动社会各界参与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及时发现非法集资线索,做到处早、处小。截至6月末,兑现非法集资举报奖励7起,兑现金额1.3万元。

根据国家处非联办要求,巴中市财政局切实增强群众对金融诈骗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识别能力,定期组织农业银行巴中分行、邮储银行巴中市分行、巴中农商行、人保财险巴中市分公司、中华财险巴中中心支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进家庭、进网点“七进”防非知识宣传活动。截至6月末,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8万余份;发送短信62万条;制作短视频20个;张贴防非宣传标语海报500余张;开展现场活动344次,接受现场群众咨询3.24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