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谱“绿色金融曲”,奏“生态发展乐”——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保护显雏形

“九寨沟世界闻名,这里除了优美独特的地质风貌以外,还因特有物种和濒危稀有物种遐迩于世。2017年,这里被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四川片区,成为保护包括大熊猫在内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核心地区。现在,我们面临着疫情反复下旅游恢复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幸好有金融支持,农业银行为我们量身定做了以门票收益权作为质押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支持我们提升景区的基础服务水平,在发展中渡过难关。”大九旅集团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为充分挖掘辖内生态资源价值,支持生态保护和地方经济协调发展,人民银行阿坝中支聚焦“畅通道、育产业、促转型”,多维度、多举措指导辖内金融机构探索运用绿色金融支持国家公园建设、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谱写出一首“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保护”的发展乐章。

助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价值转化“有通道”

生态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较落后是阿坝州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价值转化同步实现面临的首要门槛。为提升重点生态保护区基础服务水平,为生态资源开发畅通道,人行阿坝中支探索“绿色信贷+生态项目+农牧民”的模式,通过搭建生态价值转化基础通道,为生态价值持续转化奠定坚实基础。

位于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境内的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属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项目,该项目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实施,对于保护区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和维持提高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目获批以后,阿坝州辖内农发行积极介入对接,目前已向该项目主体发放贷款5596万元。

助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生态资源开发“有门路”

阿坝州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农业、畜牧业资源,但产业链尚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随着重点生态区“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进程推进,原有分散、小规模、低附加值的农牧业亟需转型,生态资源开发需求迫切。人行阿坝中支探索“绿色信贷+担保+村集体经济+农牧民”的模式,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信贷产品,推动生态资源开发,支持当地农牧民走上新的致富路。

“若诗若画若尔盖”是对若尔盖湿地的美称,这里优良的生态系统,吸引着包括黑颈鹤在内的众多特有物种繁衍生息。过去,这里的农牧民经济来源主要是传统放牧和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难以兼顾,虽然坐拥温泉等生态价值丰富的“金山”,却未能变现致富。为了支持产业转型,同时挖掘与开发生态价值,破解生态发展无资产、无抵押物的困境,若尔盖农行采用“政银担”合作的模式,在苟绕村办理全州首笔专门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强村贷”200万元,帮助村集体开发温泉资源,建立完备的吃、住、泡“三合一”综合体。去年年底,苟绕村村集体总收入达600万元,全村118户852人人均年分红达到了6000元,与五年前相比,收入增长了近五倍。

助推生态产业体系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可持续”

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协调发展是重点生态保护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在保护生态的同时,通过培育可持续的生态产业体系来解决农牧民生态移民、生态转业后的持续增收问题是重中之重。人行阿坝中支探索“绿色信贷+产业基地+农牧民”的绿色金融支持模式,建基地、创产品,推动生态产业体系的培育,助力生态保护和增收致富实现“双赢”。

为支持九寨沟大熊猫国家公园辐射乡镇特色产业发展,人行阿坝中支积极推动打造生态产业基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重点城镇对公园内产业及剩余劳动力的带动吸纳作用。九寨沟信用社为辖内罗依乡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成立的大顺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9260万元,支持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功流转580户农户土地1.2万余亩,并对流转土地进行改良和改梯,加快发展有机蔬菜、酿酒葡萄、有机牛肉饲养等特色种养殖业,建成“创业就业+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化”为一体的乡村振兴产业基地,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民俗体验为一体的高原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带动当地213户农牧民年均增收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