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三家园”建设“主方向” 破题金融支持“新路径”

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的“三家园”工程建设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自今年“三家园”工程启动以来,阿坝州金融系统紧紧围绕任务目标,锁定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村、产业带头人“三类重点群体”,紧抓信贷支持和信用助力“两个重点举措”,推动金融支持“三家园”工程建设举措落地生根。截至六月末,阿坝州6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余额92.33亿元,同比增长19.21%。

突出园区载体支持,发展产业带农益农

现代农业园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也是阿坝州乡村振兴“十百千”行动的重要抓手。按照乡村振兴“重点在产业、载体在园区”的思路,人民银行阿坝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人行阿坝中支”)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金融综合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用金融助推园区内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牧民过上“富裕小康”的生活。截至六月末,全州21个州级及以上现代农牧业园区贷款余额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2%。

仲夏时节,红原县哈拉玛草原已是绿水奔腾、草肥牛壮。走进红原县现代牦牛养殖园区内的唐日牦牛养殖专合社,数十头牦牛齐齐探出头来等待投喂,场面十分壮观。“以前村上的牧民居住分散,草场零散,牦牛养殖不成规模,数量、质量、价格都提不上去。现在建了合作社,更有了金融的支持,我们肯定能做大做强,跑步进入乡村振兴”。合作社负责人王青泽郎笑着说。

唐日牦牛专合社养殖专合社成立后,红原县信用社第一时间为其发放了200万元的贷款,帮助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现在合作社已养殖牦牛近400头,每年经济增收约15万元。

针对阿坝州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缺乏资金的问题,人行阿坝中支拿出干点子、推出硬举措。制定主办行制度,将全州21个州级及以上的现代农牧业园区指定主办银行,划好“责任田”,干好“分内事”,为园区内经营主体需求创新和完善金融服务;制定专属信贷产品,银行机构创新“牦牛e贷”“羌李贷”等专属信贷产品,为不同生产周期的农牧产业提供更加精细化的信贷支持;畅通园区申贷渠道,建立“信贷绿色通道”,推行“一码办理”的线上操作模式,提高申贷效率。截至六月末,全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到发放贷款22.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4%。

突出示范乡村建设,竖起标杆示范引领

以建设“三家园”示范乡村为切口,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培育一批“布局美丽、产业美丽、环境美丽、生活美丽、风尚美丽”的“五美”乡村是“三家园”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人行阿坝中支着眼行政村这个“最小单元格”,以务实创新的举措助力“三家园”示范乡村建设。截至六月末,阿坝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各项贷款余额4.12亿元,同比增长29.3%。

在金融支持示范乡村建设的“工具箱”里,人行阿坝中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是积极打造信用示范乡村。深入开展“ABCD信用村”评定,采取“直接创建、信用培育”等方式分类实施行信用村评定和培育。二是强化信用信贷联动。对评定结果为“A级”的行政村,对村内农户提供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优良的金融服务。三是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服务。用好“强村贷”和“集体经济组织普惠信用贷”两个专属信贷产品,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融资保障。

突出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助力“头雁”根植乡土

产业振兴带头人的培育,示范引领作用是目标。人行阿坝中支抓住产业振兴带头人这个关键一环,通过支持培育带头人,起到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实现“头雁带动、雁阵起飞”。

“90后”的蔡世兵是汶川知名的返乡创业者,早年在外工作的经历让蔡世兵认识到家乡传统的养猪方式是无法规模化的,只有做“小而精”的特色养殖,采用“公司统购+农户散养”的模式,才能在养殖行业中走得长远。在了解到蔡世兵的资金需求后,汶川农行为他办理了30万元返乡创业贷款,助力其铺平创业道路。通过现有的散养统购统销模式,蔡世兵的绿库食品有限公司已辐射到周边170户农户,其中有脱贫户52户。每年可产生猪800余头,腌腊肉制品80余吨,每头猪为农户增收1000余元。

为更好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培育和壮大,人行阿坝中支鼓励辖内金融机构结合带头人特点开展金融服务。一是加强对本地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的信用评定。对乡村振兴带头人开展信用评定全覆盖,将评价较好的主体评定为“诚信经营主体”“星级信用户”,并匹配对应的金融支持政策。二是开展信用提升工程。针对评价结果可提升的主体,指导金融机构与其“一对一”建立主办关系,综合运用财务指导和信用诊断等措施,帮助其提升信用评价结果。三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推广创业担保贷款,落实免除反担保有关政策要求。推广随借随还类产品,允许灵活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