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下“一盘棋” 共唱“双城记”

一江碧水,孕育两座城;两城携手,建起经济圈。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地区呈现出重庆和成都双核相向发展、联动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持续上升。《规划纲要》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路径,成渝地区自此开启协同发展新征程。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重庆沃亚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亚机械”)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珞璜工业园,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用风机设计、加工、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之前,沃亚机械的客户主要以重庆本地为主,是公司与四川雅安西南水泥公司的高温风机改造项目,让沃亚机械在成渝地区打出了名号。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四川客户找到沃亚机械。在当地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支持下,该公司顺势而为,完成几家川企的大额订单。

在成渝地区,如沃亚机械这般借政策东风实现规模扩张的案例比比皆是。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成渝地区产业加速集聚,目前已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成为全国重要制造业基地,并表现出明显的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川渝两地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今年,相关部门立足区域软硬件比较优势,推动优势产业率先融合,共同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编制《川渝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发展布局及产业链全景图》,上线川渝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产品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获批,后者成为继长三角之后国内第二个跨省区域的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此次发布的《规划纲要》明确了两地产业协同发展要求,提出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重塑为契机,强化机制创新,优化、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在衡量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上,作为经济圈“双核”的重庆、成都与北上广深存在一定差距,科技创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围绕这一短板,《规划纲要》提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

成渝地区金融机构从资金端入手,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科技创新及科创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一方面,川渝两地积极稳妥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积极遴选优质企业,推动其登陆科创板,满足市场主体融资渠道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通过构建风险分散机制、打破信息“孤岛”等举措,提高科创企业尤其是科创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其中,农行四川省分行成立科创企业服务中心,打造“新火计划”品牌,积极服务成都地区的科技创新企业。

促进区域联系更加紧密

今年11月,四川省广安市过境高速公路东环线及渝广高速支线建成通车,该项目是连接川渝两省市的重要省际通道,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建设再添新成果。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除了要各自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外,还要着力打破壁垒、加强区域联动。因此,构建通达的交通网络和提供同城化公共服务十分必要。

川渝聚焦全国交通“四极”之一定位,合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提质增效,加快构建成渝地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今年,两省市相继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新增布局了一批川渝省际通道,形成川渝交通“1+7”合作框架,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体系、交通治理体系等领域的一体化建设。

为推动重大交通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多家金融机构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签订协议,为包括交通在内的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21年6月末,川渝两地金融机构为两地重大交通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超4000亿元。

在成渝地区交通一体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同时,成渝地区公共服务同城化趋势也逐渐显现。推出跨省电子缴库,让信息“跑路”代替百姓“跑腿”;落地首笔到期储蓄国债跨省兑付,为百姓降低“脚底成本”;成都和重庆中心城区公交、轨道实现“一码通”,便利两地百姓通行;推进支付服务同城化,成渝两地多家银行和企业通过“云闪付”办理跨地区开户预约。

这些鲜活的案例折射出数字技术在推进公共服务同城化方面的巨大潜力。根据《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将积极拓展数字化应用,探索建立统一标准、开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推动双城经济圈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推动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四川在《四川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以数字政府为引导,以数字社会为载体,提高政府数字化服务效能,拓展数字应用场景,同时着力加强区域协同,推动成渝地区数字经济联动。

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

四川酷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酷赛科技”)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宜宾市,该公司由深圳迁移至此,是宜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成果之一。酷赛科技承担智能终端生产职能,母公司在深圳,承担主要运营职能和部分生产职能。公司生产基地在国内,客户全部来自国外,是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优秀范例。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下,成渝地区受益于消费潜力巨大、人口密集、产业基础较为完备,具有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突出优势,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空间载体之一。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我国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联结点,成渝地区在今年迎来了新机遇——《“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印发,成渝地区由此成为内陆开放结合沿海开放的重要支撑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表示:“现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从成渝为起点向西北方向联系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成渝开始,通过广西北部湾出海口,又联系到了东南亚国家的沿海港口,相当于把‘一带’和‘一路’打通连接形成了一个新的循环。”

为提升重庆金融业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支持重庆发挥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纽带作用,人行重庆营管部会同13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20条支持措施,推动金融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走深走实。

《方案》明确,以服务通道、物流、贸易和产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金融政策、组织、产品和服务体系,增强区域金融市场集聚辐射和跨境联通能力,支撑重庆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统筹推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积极促进和参与通道沿线国家、国内沿线省市和成渝城市群的金融合作,进一步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助力重庆建成内陆开放高地,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开发开放。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成渝地区共下“一盘棋”,共建经济圈,让这首“双城记”唱得更响、传得更远。

相关链接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等15个市。

成渝地区围绕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明确了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重点任务。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规划纲要》提出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重塑为契机,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强化机制创新,优化、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外,成渝地区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要求共建西部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