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碳”寻绿色金融 助力低碳发展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双碳”目标,不断完善全省绿色金融政策体系,金融支持四川绿色发展低碳转型。截至2022年9月末,四川绿色贷款余额达9000亿元,同比增长近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5个百分点,较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各类绿色债券余额近500亿元,同比增长近29%。

聚焦专项行动,推进绿色金融走深走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22年四川省绿色金融专项行动”,提出“绿色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碳减排支持工具实现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全覆盖”“川碳快贴实现21个市州全覆盖”三项目标。一是实现绿色信贷高速增长。联合发改、经信等部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政银企融资对接,组织金融机构“走企业、访园区”,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9月末,四川绿色贷款余额8978.54亿元,同比增长42.65%。二是落实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落地。9月末,四川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贷款59.44亿元,较2022年初增加45.29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198.91万吨。三是促进绿色债券平稳增长。9月末,绿色债券余额495.6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绿色债券余额227.56亿元,碳中和债券余额81.56亿元。

强化引领,健全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政策激励。出台《四川省财政金融互动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对绿色信贷新增额度排名靠前、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投资项目配套新增贷款的银行给予奖励,对支持生态环境且发放中长期贷款的银行给予贴息,提高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奖补标准,撬动资金支持绿色发展。截至目前,累计兑现生态环保项目贷款贴息资金2亿元。引导市(州)政府加大财政政策激励力度,推动更多资金支持绿色产业。二是加大风险分担。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向绿色领域贷款匹配不超过1.5%的担保费率,推动巴中建立1000万元绿色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进一步完善了绿色金融风险分担和增信机制。三是加大银行机构内部激励。推动金融机构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经济资本占用下调、绿色债券中间业务收入补贴、利润损失补偿等方式,调动基层一线员工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积极性,打通政策传导“神经末梢”。

聚焦专项工具,打好创新发展绿色金融组合拳。一是货币政策工具助力重点领域绿色转型。综合运用再贷款产品“支小惠商贷”“助农振兴贷”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引导民营小微、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绿色化转型升级。9月末,四川制造业绿色贷款、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绿色贷款和基础设施绿色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70.07%、205.48%和25.47%。二是支农支小再贷款助力乡村振兴低碳发展。指导成都市积极创新“再贷款+”农村财产权抵质押融资产品,创新推动“公司+农户+再贷款+生态循环”模式,逐步创新订单、仓单、存货、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提高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可得性。9月末,四川运用“再贷款+”模式撬动257.5亿元绿色贷款投向农业农村,同比增长46.5%。三是科创再贷款带动科创企业降碳升级。将科技创新再贷款、绿色贷款政策与企业科技创新、绿色项目评估“无缝”衔接,以“绿色+科创”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全力推动金融元素与优质绿色科技型企业的有效结合。

深化科技赋能,提升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绿色企业库。与产业部门联合建立并完善“省级绿色企业项目库”“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绿色项目培育库”,累计入库企业2502家、项目606个,及时通过“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推送金融机构,强化融资对接。推动四川环境交易所通过“绿蓉融”为225家绿色企业和84个绿色项目提供绿色认定评价。二是健全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制定《2022年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方案》,已有25家金融机构自愿开展环境信息披露。三是加强碳账户体系建设。建成涵盖从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全过程碳排放核算的县域“荣县算法”;引导广元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水电气等公共数据接入地方征信平台,试点建立企业“碳账户”;推动“天府信用通”开展碳账户、碳征信、碳名单、碳政策、碳产品“五碳”功能建设,探索打造绿色融资增信特色服务模式。

加强创新引领,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一是鼓励绿色信贷产品创新。指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绿创贷”“低碳贷”“生态贷”等30余款信贷产品。二是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新模式。将绿色企业(项目)信贷纳入“蓉易贷”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机构与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达成合作,创新研发“绿蓉快贷”“碳汇贷”“减碳贷”等产品,实现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成都农商银行CCER、CDCER质押融资。三是推进“零碳银行”快速发展。推动新网银行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经营活动全面碳中和的法人银行机构,指导恒丰银行成都分行成为四川省首家“零碳网点”全覆盖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