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灯厂村:修好灌溉堰 村民好致富

“那边和沙的,赶紧整过来,抓紧时间了哦。”

“木板要支牢,要细心一点,要做就一次性做好!”    

“快点,快点,抱个大石头过来!”

8月25日,金阳县灯厂村进村公路上方的山坡上很是热闹。原来,该村组织劳力正在维修村里的主灌溉堰——木府堰。

维修现场,村民们热情高涨,挖土的、支木板的、和沙的、抬水泥的……一派繁忙景象。

“这儿的100多户人家种植的青花椒,全靠这条堰灌溉。”村民们介绍,木府大堰修建于1954年,从甲依乡沙坝村至该乡龙王庙组全长15公里,全乡4个村10个生产小组828户3900余人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灌溉用水靠着该堰维系。

龙王庙组百余户人家都种植青花椒,多的种植30余亩,少的也有十来亩,村民们依靠青花椒产业过上了好日子。如今,全组95%以上的家庭住上了楼房,30%的家庭购买了小汽车。

最近,因大雨造成木府堰一些地方被泥石流、淤泥填满,部分堰沟出现垮塌、损毁等,导致灌溉用水完全断流,处于瘫痪状态。

灌溉用水有了问题,当地村民十分着急。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情况后,经过协商并请求有关部门帮助修缮该堰沟,以解村民燃眉之急。同时,作出如因审批流程等原因,相关部门无法立即拨款修缮,就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尽快解决问题,最大限度避免对当地青花椒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决定。

说干就干,驻村工作组的建议得到村民们的大力支持,龙王庙组组长杨兴平带领全组80余人,扛着维修工具,来到堰沟,齐心协力共修堰沟。

“由于群众积极性高,仅用了2天时间就完成了。”村民们乐呵呵地说,自己能干的事情,不等不靠自己干,不给政府添麻烦,也不耽误生产,灌溉有了保障,群众致富就有希望了。

“这次对垮了的一截进行维修,按照标准实施三面光改造,解决龙王庙组100多户2000多亩青花椒灌溉用水问题。”驻村第一书记陈礼春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得调动群众积极性,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增强农业抵御水、旱自然灾害的能力。

通过对水渠全面清淤疏浚和维修,淤泥清除了,渠道更加畅通了,灌溉量增加了。村民们高兴地说:“‘幸福堰’的畅通,将极大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水利支撑和保障。”